景觀園林設計
中國景觀園林的三個思想要素
除了社會因素之外,影響園林向著風景式方向上發展的還有三個重要的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和神仙思想。
1.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命題由宋儒提出,但相關哲學思想,早在西周時就已出現了。它原本是古代人的政治倫理主張的表述,儒家的孟子再加以發展,將天道與人性合而為一,寓天德于人心,把封建社會制度的綱常倫紀外化為天的法則。秦、漢時,以《易經》為標志的早期陰陽理論與當時的五行學派相結合,天人合一又衍生為“天人感應”說。認為天象和自然界的變異能夠預示社會人事的變異,反之,社會人事變異也可以影響天象和自然界的變異,兩者之間存在著互相感應的關系。
正是由于天人諧和哲理的主導和環境意識的影響,明確了中國園林風景式的發展方向。兩晉南北朝以后,通過人的創造性勞動更多地將人文的審美融人到大自然的山水力[艦之中,形成中國風景式園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與自然相融糅”等基本特點,并貫穿于此后園林發展的始終。
2.君子比德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源于先秦儒家,它從功利、倫理的角度來認識大自然。在儒家看來,大自然山林川澤之所以會引起人們的美感,在于它們的形象能夠表現出與人的高尚品德相類似的特征,從而將大自然的某些外在形態、屬性與人的內在品德聯系起來。孔子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就是以水的流動表現智者的探索,以山的穩重與仁者的敦厚相類比,山中蘊藏萬物,可施惠于人,正體現仁者的品質。
把澤及萬民的理想的君子德行賦予大自然而形成山水的風格,這種“人化自然”的哲理必然會導致人們對山水的尊重。中國自古以來即把“高山流水”作為品德高潔的象征,“山水”咸了自然風景的代稱,園林從一開始便重視筑山和理水,也就決定了中國園林的發展必然遵循風景式的方向。
3.神仙思想
神仙思想產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漢。神仙思想的產生,一是由于時代的苦悶感,戰國正處在奴隸社會轉化為封建社會的大變動時期,人們對現實不滿,于是祈求成為超人而得到解脫;二是由于思想解放,舊制度舊信仰解體,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也最能激發人們幻想的能力,人們借助于神仙這種浪漫主義的幻想方式來表達破舊立新的愿望。神仙思想乃是原始的神靈、山岳崇拜與道家的老、莊學說融糅混雜的產物。到秦、漢時,民間已廣泛流布著許多有關神仙和神仙境界的傳說,其中以東海仙山和昆侖山最為神奇,流傳也最廣,成為我國兩大神話系統的淵源。
東海仙山的神話內容比較豐富,因而對園林發展的影響也比較大。園林里面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導而模擬的神仙境界實際上就是山岳風景和海島風景的再現,這種情況盛行于秦、漢時的皇家園林,對園林向著風景式方向上的發展,當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m.zf-sfl.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