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建筑群體結合岸線布局
1)濱水岸線的利用
由于自然形態或歷史遺留等原因,濱水岸線通常都有一些局部形態的變化。這些變化導致了岸線形成凸出的岸線和凹入的岸線。因地制宜地結合特殊的濱水岸線形式進行建筑群體的布局,一方面可以減少由于變更岸線所帶來的土方運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濱水景觀。
(1)凸出的岸線。作為視覺焦點,凸出岸線上的建筑群更多地作為外部形象被周圍環境感知。建筑物或建筑群體被推向開闊的水面,其統領空間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凸形岸線上設置標志性建筑群體或單體成為最實用的手法,以構成濱水空間局部高潮和精彩的區域核心。
(2)凹入的岸線。凹入的岸線本身具有內向的環境構成,常常形成內聚化的建筑群體和水域空間。采用內港式空間布局,可將水景引入建筑群的內部,形成水域空間與廣場、庭院的有機融合。
濱水群體建筑視線組織
濱水區建筑群體布局要為建筑群體爭取到更多可能的到達水域的視線通廊。結合朝向和氣候要求,盡可能地為重要的建筑物留有通向水體的通道,同時兼顧水域空間觀察建筑群落的層次感。在群體布局中,通過前后建筑的錯落布局,使后排建筑通過前排建筑的間口(即建筑之間的縫隙)獲得水景,同時在越臨近水景一側,建筑層數要較后排建筑低些。群體建筑布局可采用以下方式:
(1)點式布局與板式布局相結合;
(2)形體扭轉,預留視線通廊;
(3)采用群體圍合呈合院式,向水面敞開或半敞開。
3)水岸輪廓線的塑造
城市濱水環境具有廣闊而且水平延伸的特征,人們看到的是由建筑群整體與自然交織在一起的天際線的城市景觀。當觀者在較遠距離觀看時,沿河建筑的界面是剪影式的,因此對建筑天際線的合理組織很重要。然而,在實際案例中,卻存在著沒有良好地把握建筑與城市、個體與整體的關系,帶來了天際線組織的混亂與無序,比如前景天際線中出現連續的高層,對背景天際線嚴重遮擋;建筑物的設置,沒有考慮地勢地形本身的特點;各個建筑為了追求各自的出眾,采用形態各異的屋頂形式,帶來了缺乏整體性的建筑輪廓景觀。
因此,在營造城市天際線時,一方面要突出重要的節點,另一方面要強調天際線的層次關系。
(1)前景天際線主要由高度和體量較小的建筑組成,強調水平方向構圖,烘托以豎向構圖為主的背景天際線,二者之間通過強烈的水平、垂直的對比使得城市天際線生動而富有變化。
(2)盡量避免在前景中出現高層,尤其是板式高層,如果必須設置,則應該在造型、色彩和材料上與周圍環境取得一致。
建筑單體協調水體
濱水環境是建筑形態構成的基本依據,一方面基地環境特征反映在建筑構成中,另一方面建筑布局對外部環境產生反作用。這種建筑設計對場地的呼應最終體現為濱水建筑的布局形式與形態特征。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m.zf-sfl.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