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設計
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思想體系的核心,在這種與中世紀禁欲、清苦的宗教思想迥然而異的新思潮引領下,社會生活發生了變化,城市面貌也隨之呈現出意氣風發的新氣象。教會、宮殿等中世紀歐洲城市空間中的主體元素地位開始下降,代表著新興資產階級成長的府邸、大廈、行會等新建筑越來越占據城市的中心位置,同時,滿足各種世俗生活、學習的場所也日漸增多。如著名的威尼斯圣馬可廣場,經過幾百年的持續建設,教堂四周先后出現了總督府、市場和圖書館等世俗建筑;而在佛羅倫薩,市中心主要由市政廳與廣場組成,教堂則被徹底地拋在了一邊。
15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發現了維特魯威的《建筑十書》遺稿。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 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伊爾·菲拉雷特(Filarete,1400-1465)、文琴佐·斯卡莫齊(Vincenzo Scamozzi,1548-1616)等人師法維特魯威,發展了理想城市理論。阿爾伯蒂1452年所著《論建筑》一書,從城鎮環境、地形地貌、水源、氣候和土壤等著眼,對合理選擇城址以及城市和街道等在軍事上的最佳形式進行了探討。
阿爾伯蒂之后的意大利建筑師傾向于一種完美主義的理想城市理論。菲拉雷特著有《理想的城市》一書,他認為應該有理想的國家、理想的人、理想的城市。1460-1465年間,菲拉雷特為米蘭公爵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設計了一個城市,并以公爵的名字命名為“斯福欽達”(Sforzinda)。這是一個想象的城市,城市的設計完全遵循幾何學的準則,其結構是對稱的,城墻呈16邊形,有8個角,整個城市的形狀如同一個八角星(見圖1-15)。由于菲拉雷特設計的這個城市過于理想化,他的設計方案并沒有應用到15世紀的意大利城市改造中。這一理想的方案只是在意大利之外的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產生了一些影響。
建筑師文琴佐,斯卡莫奇(Vincenzo Scamozzi,1548 -1616)在16世紀80年代設計出一個理想市的方案。他在這個方案中提出,城市與其各個部分的關系就好比人體與其四肢的關系那樣,而街道則是城市的動脈(見圖1-16)。1593年威尼斯人根據斯卡莫奇的設計,在烏迪內( Udine)附近建造了一座防御型的衛城一——帕爾馬諾瓦城(Palma Nova)這座城市呈典型的星形,城墻有18條邊和9個角,城市的街道布局以城市中心廣場為圓心,布置為規則的放射狀,從城市中心通向城墻。城市有3道城門,每道城門間隔6條邊,平均分布在城墻的3個內角。從城市的鳥瞰圖來看,這是典型的放射狀星形,與菲拉雷特提出的理想城市極其相似。從實際功能來看,帕爾馬諾瓦城是一座軍事要塞,它擔負著保衛威尼斯共和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保護威尼斯免受來自陸地的威脅。直到今天,這個小城基本上保持了最初的面貌。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m.zf-sfl.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