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城市設計控制要素分析
規定性要素管制營建了城市空間的硬件建設,主要是對控制要素的狀態描述,通過限定設計手段,以較小的彈性實現控制。因此,規定性要素主要涵蓋于功能性要素中,主要為:土地利用中的地塊劃分、土地使用和開發強度;交通組織中的道路設計、靜態交通和人行步道;公共開放空間中的類型、性質、規模及周邊建筑控制要求等;街道開放空間中的界面、沿路建筑高度、體量、貼紅線建造要求等;建筑組群中的建筑后退紅線、對角線長度、間距、高度等;功能性照明。
首先,通過要素分析可看到,土地利用和交通組織要素基本為規定性要素,而這些要素同時也為規劃控制要素,也就是控制性規劃要素。而導控性城市設計對控制性規劃有策動作用,可以通過設計深入研究對控制性規劃進行調整,如錢江新城核心區塊城市設計針對規劃管理的具體運作對地塊重新劃分,更加適合土地出讓與管理。但是也需要借鑒美國的經驗,設計控制對控制性規劃的調整作用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制度,否則將成為城市設計不斷突破控規的“借口”。
其次,在完善的控制體系下,城市設計在關注規定性要素時應加大對公共空間要素、建筑組群要素的研究與管制。一方面,這是城市設計公共政策屬性的本質要求,另一方面也利于在紛繁復雜的要素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塑造有特色的空間環境。
第三,規定性要素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指標的合理性是控制的前提與依據,因此應積極借鑒美國街墻和曝光面控制法、陽光輪廓控制法、遮蔽率法等,并與我國城市建設實際情況相結合。
績效性要素是城市空間環境建設量的積累,營建了城市空間的軟件建設,提升了標準,其主要是對控制要素的過程描述,通過設立良好的目標,以較大的靈活性實現引導。城市設計大部分的控制要素為績效性的,這是城市設計目標決定的。特別是環境要素與社會經濟要素的研究應引起重視,美國的社會經濟水平決定了其城市設計從物質要素逐步向綜合要素設計的轉變,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規律,因此應該積極加強非物質要素的研究,使之作為城市設計控制的依據。
對于控制要素,不同學者在研究城市空間時,根據不同的研究目標、角度,會選取不同的要素,而不同城市側重的要素也不盡相同,在要素的彈性選擇上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具體對待。
城市設計要素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為功能關系、美學關系和經濟關系等。功能關系作為城市設計控制要素的基本關系,奠定了成果的操作意義,美學關系的分析是處理功能關系的重要依據之一。現代城市設計在以處理控制要素之間的功能關系、美學關系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同時,越來越重視要素之間的經濟關系。
觸媒(Catalysts)理論正是針對城市設計控制要素的經濟關系提出來的,它深刻地反映了城市設計過程的“動態特征”。觸媒理論認為,城市環境中的各個元素都是相互關聯的,這種關聯不僅僅存在于外在的視覺形態方面,也存在于內在的經濟聯系。如果其中一個元素發生變化,它就會像化學反應中的“觸媒”一樣,影響或帶動其他元素發生改變。
把這一原理加以引申得出:一項政策、一個建設項目或一個環境條件的改變都會對城市建設活動產生影響,激發或限制城市某一特定片區內建設活動的發生或建設速度,進而影響城市設計的實施過程。因此,城市的發展是“可設計”的,城市設計的目標不只是塑造良好的空間形態,還可以設計科學的城市發展計劃,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合理調配資源,調動城市開發的能動性,為城市帶來更大的收益。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m.zf-sfl.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